学校主页

学院首页

经管动态
位置: 学院首页 > 经管动态 > 正文

"五四"《我的1919》观后感

时间:2020-05-04   点击数:

​1919年的5月4日,是我们最该牢记的日子。那一年,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五四运动爆发。青年们涌上街头,请愿、示威、游行,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当年的新青年,

是敢对一切权威说不的新青年。

他们到底长什么样?

从这里,你或许可见一斑——《我的1919》

剧情介绍

电影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以外交总使顾维钧的自述为线索,真实深刻地再现了1919年巴黎和会上暗涛汹涌的外交情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满怀信心的中国外交使团远赴巴黎,希望在和平会议上实现中国人民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列强在华特殊权益的愿望。

意料之中,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五个席位被削减到两个,日本甚至强烈反对中国出席;二十一条以及外国特权问题被搁置;北京政府更是表示山东问题“要与日本协商解决”。

面对各方阴谋,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坚持国际信条。

然而,他们的坚持遭到了最沉重的扼杀:英美法三巨头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之下就与日本协商割让山东事宜。在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上,公理在利益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列强最终决定牺牲中国利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中国代表和广大中国人民极度不满,国内随即爆发五四运动。交涉无果后,最终,顾维钧等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曾经的外交:

在《我的1919》中可以看到民国时期中国的外交家们并不是卑躬屈膝、崇洋媚外,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拱手相让的人。他们也想在谈判桌上以理服人,希望用公平和正义来解决问题,但苦于弱国无外交。

现在的外交

如今的中国已经可以引导世界,已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一百年太长,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一百年也很短,足够中华民族腾飞崛起。

展现大国担当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中国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在尽力对全世界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援助。

然而,部分外媒把抗击肺炎疫情的战场当作政治秀场,将疫情污名化、政治化,声称向中国进行索赔,这种行为现在看来仅仅是打打嘴炮。

现在已不是百年前巴黎和会时的弱势的民国了,现在的“顾维钧”们有着足够的底气。

经管青年公众号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