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经管动态

鄱水明珠探珠链,青春实践赋新能|“鄱水明珠”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深耕珍珠养殖加工全链条振兴路
时间:2025-07-08 20:29:48   来源:  作者:  点击数:8


(本网讯:文|牛嘉妤/图|罗嘉琦)一粒沙如何蜕变为璀璨珍珠?从原珠到珠宝的价值跃升之路藏着哪些产业密码?近日,景德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鄱水明珠”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被誉为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都昌县周溪镇,在鄱湖之星文明生态园与农业农村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以实践串联珍珠产业从养殖到加工的全链条,探寻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

调研团与农业农村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负责人黄振海主任合影 张琪摄 

探秘养殖:触摸生命密码,传承创新筑基

在都昌县文明珍珠养殖有限公司,成员们率先化身“养殖工人”,开启沉浸式产业探索乘巡湖小舟穿梭于蚌群间,亲手检查绳索、辨识病蚌;徒手打捞水草时,细致对比不同水深的蚌生长指标。最难以忘怀的是“开蚌取珠”环节,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成员们小心翼翼地撬开蚌壳,看着圆润的珍珠从蚌肉中剥离,再按光泽度、形状分级筛选珍珠,指尖触碰珍珠的瞬间真切感悟“时光沉淀的力量”。

调研团成员乘舟检查蚌群绳索与生长 罗嘉琦摄

调研团成员在指导下开蚌取珠 戴语晴摄

调研团队员们挑选开出的珍珠 牛嘉妤摄

与营销经理曹远大的交流,让成员们对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理解。曹经理介绍,企业在传承蚌苗培育、插核手术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培育周期,还提高了成圆率。以此为依托,企业聚焦珍珠深加工,将珍珠应用从饰品拓展到美容、保健领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养殖端的坚守与创新,正是产业向深加工延伸的根基。

解码加工:传统科技交融,全链赋能增值

转场农业农村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调研团从“收获见证者”转变为“工艺参与者”深度体验珍珠加工的精细工艺。在筛选车间,质检员用放大镜以毫米级精度剔除瑕疵原珠,超声波清洗后珍珠重焕光泽;分级时,成员围聚操作台,跟分级师用比色板比对珠光、滚动珍珠来测试圆度,通过触摸感知每一颗珍珠的细微瑕疵,体会“品质把控关乎产业命脉”。

调研团成员向加工技术人员学习 戴语晴摄

打孔车间里全自动激光打孔设备每秒0.01毫米精度作业,机械臂每分钟完成80颗打孔,科技赋能带来的高效令人惊叹。当珍珠经抛光、镶嵌成饰品,再经八道质检封装工序,这条凝结着人工精雕与科技力量的完整产业链“沙粒到珠宝”的价值跃升路径清晰可见。

分拣设备实拍 牛嘉妤摄

青春思考:深耕产业实践,科技协同振兴

调研团以专业知识为纽带,深度参与珍珠产业全流程实践,从养殖水域的精准监测到加工操作的规范把控,通过构建标准化养殖数据模型、优化加工工艺参数,将“知农爱农”的情怀切实转化为产业增效成果。实践过程中,成员们见证着青春汗水与珍珠光泽的交融,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淬炼出实践智慧;同时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是驱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而全链条的协同创新,正为乡村振兴铺就清晰路径。

(编辑:牛嘉妤/一审一校:方美林/二审二校:张琪/三审三校:候灵云)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