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经管动态

鄱水明珠映初心,青春潮涌绘新篇|“鄱水明珠”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深耕都昌乡村振兴纪实
时间:2025-07-10 16:21:15   来源:  作者:  点击数:8


(本网讯:张琪、谢慧萍)鄱水浮光,仲夏如火。景德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鄱水明珠”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以“鄱水润乡育文明,润珠惠农创未来”为主题,奔赴蕴含深厚鄱阳湖文化的九江市都昌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全程聚焦实地调研、乡村振兴、文化溯源、定向帮扶等核心专题,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水润产业:“解码”珠光里的经济密码

鄱阳湖潋滟的波光中,跃动着都昌“水美经济”的勃勃生机。调研团扎根周溪镇珠贝产业链,从生态养殖到创新营销,全方位解码乡村振兴的产业基因。

调研团成员巡舟观察珠蚌生长环境戴语晴摄

调研团成员与生产加工车间的工人交流戴语晴摄

调研团成员开展模拟直播戴语晴摄

泛舟鄱湖之星生态园,成员们近距离观察珠蚌开合的奇妙生态;置身珠贝产业园,老师傅们传授着“转、刻、磨”的技法,青年们在图纸上设计出“鄱水明珠”文创系列产品,让珍珠与绳编文化碰撞出独特韵味,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碰撞出创意火花。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更是点燃热潮——镜头前,珍珠的温润光泽与鄱阳湖的生态故事交相辉映,吸引1千+网友驻足,收获近9万次真诚点赞,超过60%的观众留言表示看到“水美经济”的魅力。“你们让周溪珍珠焕发新生!”产业园负责人的由衷赞叹,道出了青年智慧为传统产业注入的澎湃动能。

珍珠文创产品设计图“鄱水明珠”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供图

从碧波荡漾的养殖塘到热火朝天的直播间,一颗珍珠的蜕变之旅,演绎着政府引领、农户耕耘与青年创新的三重协奏。这“水美经济”的浪潮,正托起乡村振兴的巨轮扬帆远航。

水蕴文明:“探寻”文化里的璀璨明珠

鄱阳湖的千年水韵,不仅凝结成珠,更沉淀为都昌独特的文化印记。实践团踏浪而行,发现这片沃土上,“人”与“文”皆是夺目的明珠。

调研团与刘同颜书记交流谢慧萍摄

调研团成员在南山烈士纪念碑前默哀鞠躬谢慧萍摄

调研团聆听非遗导师张金女的宣传课谢慧萍摄

刘肩三纪念馆内,老书记沙哑却坚定的乡音,将“一门六烈士”的红色记忆深深镌刻在青年心间;南山烈士陵园中,调研团献上鲜花低头默哀,纪念碑上的名字虽已模糊,却清晰了“今日幸福来之不易”的认知。非遗工坊里,铿锵的鼓书唱腔与灵动的绳结技艺穿越时空,成员们以红绳编织祝福,以鼓点敲响岁月,让古老技艺绽放时代光彩。鹤舍古村的斑驳砖瓦、老爷庙的神秘传说,无不诉说着:“鄱阳湖的水,滋养的何止珍珠,更是生生不息的人文血脉。”

调研团将红色故事、非遗技艺、地标传说串联成线,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乡村的魅力,既要绿水青山的“形”,更要文化基因的“魂”。

水泽童心:“守护”微光里的长远之望

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底色,永远是“人”的温度。实践团以水之柔情,滋润着留守儿童的纯真梦想。

调研团成员与思琦合影戴语晴摄

当调研团为女孩刘思琦递上水彩颜料,她用一幅湖光珍珠画回赠这份温暖;无人机腾空的刹那,科技的种子在她清澈的眼眸中生根发芽。团队精心构建的“云端+实地”帮扶体系,让关爱如鄱阳湖的春水,绵绵不绝。“姐姐,我长大后要让珍珠更漂亮!”稚嫩的童声,映照出乡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光芒。千人千愿,千万曙光,正汇聚成改变乡村的星辰大海。

在这片土地上,珍珠的光泽与童真的星光交相辉映,科技的脉搏与文化的根脉同频共振。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兴旺、文化的传承,更是人的成长、梦的启航。每一份微小的关爱,都在时光的长河中泛起涟漪,最终化作托起乡村明天的磅礴力量。

调研团在模拟直播间合照张琪摄

鄱阳湖的明珠,岂止于蚌中珍宝?它是产业链上的匠心独运,是非遗传承的薪火相传,是红色热土的赤子之心,更是孩童眼中的璀璨星光。调研团以“水”为脉,激活产业转型动能,夯实乡村振兴经济根基;以“水”为媒,融合文化传承创新,凝聚乡村振兴精神内核;以“水”为魂,践行公益服务使命,传递乡村振兴人文温度,在都昌大地刻下实践育人深刻注脚。正如调研团成员所言:“从珍珠光泽到非遗温度,从红色记忆到古建年轮,触摸的不仅是地域文化肌理,更是乡村振兴时代脉搏。”这场实践征程的终点,亦是青年力量持续赋能基层的新起点。

(编辑:谢慧萍/一审一校:方美林/二审二校:张琪/三审三校:候灵云)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